麻洋镇村级“共享冷库”全覆盖,助力农产品损耗率显著降低

天门新闻网 阅读:5 2025-07-16 04:35:32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损耗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湖北省麻洋镇积极探索创新,全面推广“共享冷库”模式,实现了村级“共享冷库”全覆盖,农产品损耗率从30%降至5%,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麻洋镇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损耗严重,导致农民收入受损。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麻洋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了村级“共享冷库”。

村级“共享冷库”是指由政府投资建设,面向全镇农户开放的公共冷库。农户可以将自家的农产品存放在冷库中,降低损耗,提高产品品质。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 公共性:村级“共享冷库”面向全镇农户开放,不局限于某一特定农户,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 经济性:农户只需支付一定的租金,即可使用冷库,降低了农产品储存成本。

3. 便捷性:村级“共享冷库”分布均匀,农户可就近存放农产品,节省了运输时间。

4. 安全性:冷库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确保农产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害。

自村级“共享冷库”全面推广以来,麻洋镇的农产品损耗率得到了显著降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降低了损耗:过去,麻洋镇的农产品损耗率高达30%,通过使用“共享冷库”,损耗率降至5%,为农户节省了大量成本。

2. 提高了产品品质:冷库的低温环境有利于延长农产品保鲜期,提高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3. 增加了农民收入:农产品损耗率的降低,使得农户能够以更高的价格卖出产品,增加了收入。

4. 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农产品品质的提升,麻洋镇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村级“共享冷库”全覆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以下是几点启示:

1. 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创新服务模式:借鉴麻洋镇“共享冷库”模式,探索更多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3. 提高农户素质: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等技能,降低损耗。

4. 加强市场对接: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总之,麻洋镇村级“共享冷库”全覆盖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推荐文章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天门新闻网,天门信息港,天门新闻网站,天门综合新闻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