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洋镇水产尾水净化全域覆盖,水质在线监测直连省级环保平台,构建绿色水产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水产尾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为响应国家绿色水产养殖的号召,湖北省麻洋镇率先在全市开展水产尾水净化全域覆盖工程,并实现了水质在线监测直连省级环保平台,为构建绿色水产发展新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
麻洋镇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水产养殖大镇。近年来,麻洋镇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全镇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万亩,年产量达2万吨。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水产尾水处理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麻洋镇积极探索水产尾水净化技术,全面推动水产尾水净化全域覆盖。
麻洋镇水产尾水净化工程以“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为原则,采用“源头控制、过程治理、末端达标”的治理思路,通过建设尾水处理设施,将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或资源化利用。该工程覆盖了全镇所有水产养殖区域,实现了水产尾水净化全域覆盖。
在水质在线监测方面,麻洋镇投入巨资建设了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将全镇主要养殖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省级环保平台。这一系统可实时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确保养殖尾水处理效果。同时,监测数据可直连省级环保平台,便于上级部门对麻洋镇水产尾水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投入使用,不仅提高了麻洋镇水产尾水处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为全镇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养殖户可以及时调整养殖模式,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此外,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还有助于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水产尾水处理情况,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麻洋镇水产尾水净化全域覆盖工程和水质在线监测直连省级环保平台的实施,为我国绿色水产养殖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为该工程取得的显著成效:
1. 减少了水产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污染,保护了水资源;
2. 优化了水产养殖结构,提高了养殖效益;
3. 推动了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 为其他地区水产尾水处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未来,麻洋镇将继续加大水产尾水净化力度,不断提升水质在线监测水平,努力打造绿色水产养殖示范区,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 沈家桢航天手稿数字孪生展揭幕:裸眼3D技术重现火箭设计过程
- • 张港镇田间数学课:花椰菜产量统计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创新教育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 • 天门河生态养殖区荣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引领绿色养殖新潮流
- • 蒋湖农场稻田葬礼引发热议:骨灰撒入农田化作春泥护稻,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天门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38家企业获授权统一标识
- • 张港镇花椰菜饺子预制菜投产,冷冻产品年销2亿只,占全国市场35%
- • 汪场镇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落地,艾草精油提取技术国际领先,助力健康产业发展
- • 麻洋镇成功引进年产10万吨豆制品生产线,助力大豆产业升级
- • 皂市镇楚剧乡村大舞台:月月有戏,培育草根演员200余人
- • 拖市镇无人农场集群启动,200台农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茶香四溢,器韵流长——30国艺术家竟陵街道“茶与器”国际陶艺双年展共塑茶道美学新篇章”
- • 长江中游多式联运枢纽规划公示,汉江2000吨级航道直通上海洋山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 麻洋镇退渔还湿生态补偿,渔民户均获补3万元,共建绿色家园
- • 德国职业教育集团在天门设立双元制中心,机械专业全德语授课,助力中国职业教育发展
- • 胡市镇创新“共享养殖池”模式,贫困户零成本参与年赚分红6000元
- • 竟陵街道“元宇宙服装展销厅”盛大开放,数字分身试衣技术全国领先
- • 天门三蒸智能蒸柜荣获红点奖,温控精度再创新高
- • 彭市镇试点家庭病床服务,失能老人足不出户享三甲护理
- • 张港镇麦秆画合作社成立,非遗作品入驻故宫天猫店,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石家河镇考古主题婚礼走红,新人交换“陶器仿制品”婚戒,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完美融合
- • 麻洋镇汉江桨板运动基地盛大开放,专业教练亲授“浪尖平衡术”
- • 彭市镇跨境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农家女培训三天创单日破千订单奇迹
- • 天门AI招商大脑上线,引领产业升级,智能匹配全球产业链缺口精准率达98%
- • 10岁小选手竟陵街道“小小茶博士”大赛中完美复原宋代点茶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马湾镇华侨创新创业园盛大开园,RCEP特色商品展销中心年交易额突破30亿
- • 干驿镇古法榨油坊变身研学基地,学生体验木龙榨日均接待300人
- • 卢市镇汉江鱼糕文化节盛大开幕,世界最大鱼糕直径达3.6米引瞩目
- • "天才码"政务服务平台升级,200项服务实现“刷脸通办”便捷高效
- • 多宝镇湿地自然学校开课,亲子共度观鸟望远镜与生态标本制作之旅
- • 竟陵街道元宇宙茶馆盛大开放,AI陆羽与人类共论茶道古今
- • 百年老店的匠心传承与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 • 天门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电商单量激增,RCEP助力商品通关时效缩短至6小时
- • 天门纺织服装产业城产值突破300亿,智能织造车间投产效率提升40%再创佳绩
- • 天门党史馆创新体验:气味模拟系统再现战场硝烟与根据地稻香
- • 彭市镇侨眷家庭举办“中西合璧”葬礼,管乐队奏楚剧名段,传承文化情谊
- • 多宝镇汉江龙舟争霸赛端午启幕,AR投影演绎楚文化,百米龙舟竞渡风采
- • 卢市镇虾稻共作基地盛大开放钓虾活动,钓获越多,油焖大虾越美味!
- • 竟陵街道电商产业园年销破50亿,汉服直播单日成交千万: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至680元/月,兜底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助力乡村振兴
- • 麻洋镇渔网编织技艺申遗成功,渔娘直播带货助力手工网具月销千件
- • 多宝镇西瓜品质光谱检测仪研发成功,糖度在线分级效率提升50倍,助力农业现代化
- • 九真镇鳝鱼筒子骨煲非遗主题餐厅:江汉平原农家味闪耀米其林指南
- • “美食天门”国际摄影大赛盛大启幕,全球摄影师争逐百万大奖
- • 天门河生态廊道荣膺国家示范工程,绿色科创产业带沿岸崛起
- • “天门花鼓戏大赛火热开锣,26支乡镇剧团竞演原创剧目《茶圣陆羽》展现地方文化魅力”
- • 九真镇“渔光互补”光伏分红助力2876户脱贫家庭年增收3000元
- • 多宝镇湿地自然学校亲子课程开课,观鸟望远镜与生态标本制作乐趣无限
- • 天门成立茶文化基因库,破译宋代茶税碑文揭示古代贸易网络
- • 拖市镇农田灌溉AI预警系统正式上线,干旱洪涝风险实时推送保障农业丰收
- • 天门豆瓣酱与英国博物馆强强联手,复刻清代宫廷酱料配方,传承中华美食文化
- • 胡市镇万吨级冷链物流园封顶,小龙虾48小时直达长三角,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侨乡跨境电商园年交易额突破百亿,荣获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称号
- • 马湾镇侨乡欢庆“过番节”,南洋市集热闹非凡,娘惹糕点与天门蒸菜同台竞技
- • 皂市镇夯土艺术民宿惊艳夺目,星空浴缸与楚文化主题客房荣获设计大奖
- • 天门中学新校区落成,教学楼顶建天文观测穹顶,开启科普教育新篇章
- • 秸秆综合利用助力中国出口,生物基餐具在欧盟市场崭露头角
- • “行政执法沙盒监管试点:新业态企业迎来两年包容观察期”
- • 横林镇教师周转公寓交付,乡村教师住房补贴提升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美食天门”小程序正式上线,一键导航畅享全市257家非遗认证餐馆
- • 多祥镇临港夜市美食航母启航,点亮汉江夜经济带璀璨星河
- • 天门方言保护计划APP上线,AI技术助力百岁老人原声教学
- • 卢市镇现代农业科技园签约荷兰智能温室,热带水果在北方绽放
- • 汉江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滨江绿道添置光伏充电座椅,绿色出行新体验
- • 蒋场镇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正式投用,亲情连线室全覆盖,关爱留守儿童温暖人心
- • 岳口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启用智慧黑板与实验室,农村娃共享现代教育成果
- • 彭市镇汉江沙滩露营基地暑期爆火,文旅收入同比翻五倍,成为夏日旅游新宠
- • 拖市镇油菜花海建玻璃栈道,空中赏花拍照免费送菜籽油,春日浪漫之旅等你来!
- • 石家河考古遗址公园推沉浸式剧本杀,《寻找失落的玉璋》场场爆满,体验历史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张港镇首届农民雕塑展开幕,千件秸秆艺术品拼出“乡村振兴图”
- • 横林镇古法榨油坊焕新颜,变身研学基地助力学生体验传统工艺
- • 天门中央厨房产业园投产,智能机器人日产30万份蒸菜套餐引领餐饮新潮流
- • 蒋场镇艾草深加工产业园投产,艾草精油提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助力中医药产业发展
- • “中国蒸菜之都”美食产业招商会盛大启幕,中央厨房设备补贴高达40%
- • 蒋场镇艾草文化节盛大开幕,艾香盲盒引年轻游客竞相追捧,非遗驱蚊香囊成热门收藏品
- • 老旧小区改造升级,加装电梯完成率高达98%,适老化改造惠及3万家庭
- • “茶圣宴”荣获国际慢食协会认证,每道菜标注生态碳足迹引领绿色餐饮新潮流
- • 佛子山镇陆羽茶文化节盛大开幕,沉浸式茶艺表演引万名游客共赏茶香四溢
- • 实验小学试点“区块链成绩单”,学期成长轨迹永久上链可追溯,引领教育信息化新潮流
- • 麻洋镇汉江桨板运动基地盛大开放,专业教练助力“浪尖平衡术”体验
- • “拖市镇稻渔数字工厂投产,小龙虾产量实时监测直供盒马鲜生,开启智慧农业新篇章”
- • 岳口镇元宵千灯会璀璨点亮千年古镇,非遗鱼灯舞与无人机秀精彩同台斗艳
- • 水产蔬菜立体种养模式推广,亩均收益突破1.2万元,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中国(天门)产业投资年会盛大举行,现场发布千亿级机会清单
- • 天门酱鸭荣登国际空间站菜单,年供应量达2吨,中华美食闪耀太空
- • 天门籍科学家亿元巨资捐建脑科学实验室,助力探索青少年学习力密码
- • 小板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启用,航空维修专业毕业生实现100%就业率
- • 天门华中蔬菜集散基地吞吐量突破300万吨,成功跻身全国十大蔬菜枢纽
- • 天门高新区再获殊荣:获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15项专利落地产业化
- • 全市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30个气象大数据服务站助力乡村振兴
- • 央视《焦点访谈》深度报道:天门易迁社区后续扶持经验启示录
- • 汪场镇婚俗改革馆开放,AR技术重现民国婚书书写仪式,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石家河镇重启千年农耕祭祀大典,百名学子着汉服复原周代礼仪
- • 多宝镇设立衔接资金5000万,助力脱贫村产业升级,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竟陵街道独居老人智能手环全覆盖,跌倒报警直通社区,守护“夕阳红”
- • 麻洋镇农网改造完成,蔬菜冷库24小时保鲜不断电,助力乡村振兴
- • 多宝镇光伏鱼塘并网发电,“渔光互补”模式亩均收益破万元